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发力产业链上下游、龙头上市公司被投资者踏破门槛……2024年以来,低空经济成为被频频提及的热门话题。对于低空经济未来发展,在7月8日举行的2024空天信息大会暨数字地球生态峰会上,多位与会专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认为当前终端有效需求不足,商业模式亟待完善。发展低空经济仍有不少堵点需要打通。
合理筹划发展
“低空空域管理是发展低空经济无法回避的话题。”国家空管委办公室原副局长杜强介绍,我国空域管理改革共有四条脉络,分别是航路航线管制指挥移交、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空域管理法治化建设。
中国民航局副局长韩钧此前表示,民航局将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起加快推动低空空域改革落地见效。
“综合来看,搭建低空经济体系有四个必要条件,包括空管技术能力,军、民、地三方协同协调能力,空管运行保障能力以及低空领域头部企业能力。”北京东进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宁表示。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领域,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应用广泛,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备受各地政府青睐。
“地方政府筹划发展低空经济,要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的关系。”杜强认为,低空经济在短期很难见到明显成效。发展低空经济要有合作意识,地方政府不能贪大求全,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想涉及,要根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经济条件确定自己的定位。
对于低空经济领域的有效需求,杜强表示,低空经济通航作业飞行时间由2010年的14万小时增加到2023年的137万小时,尽管有近十倍的增长,但并未达到预期。终端需求释放有赖于通过低空飞行器改造、产业升级,创造出新的业态。张宁表示,交通属性只是低空经济的一个方面,要重视其为各行各业带来的新发展,探索出具有稳定商业价值的模式。
完善数据体系
“发展低空经济,地方政府需要做好安全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护策略。”张宁表示。
当前,低空经济发展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无人机高程数据为例,“有些企业报的是常压差,有些报的是GPS高度,基础信息都不一致,无法开展高密度飞行,进行精细化管理。”张宁介绍。
低空飞行管理催生出对空天信息数据的需求。“当前,低空经济发展存在一个供需矛盾——人口越密集的地方飞行需求越多,而试点地区大多集中在城市郊区和乡村地区。”中科星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郭国龙说,更高密度的低空飞行器管理,需要数字化三维模型提供更高精度的保障。
郭国龙介绍,中科星图在前期低空通航产品及项目基础上,研发了面向低空经济的“数智低空大脑”产品,可以实现低空活动三维仿真、低空态势实时感知、低空航线智能规划、低空交通协同管理、低空智能碰撞检测等核心能力,支撑低空安全保障和服务。
“我们基于数字地球提供的面向低空场景全量时空数据资源体系,包括影像数据、电子地图数据、地形数据、气象数据等,可以实现航站、航路监测以及短临预报等。”郭国龙说,通过低空监测技术以及城市现有通信网络,可以实时获取飞行器的位置、速度、高度等关键信息,确保飞行活动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并对飞行器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分析,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警和处置,确保飞行活动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