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
当前位置: 首页 > 排行 > 内容

湖北恩施市三岔镇马铃薯产业探新路

时间:2025-04-02 19:19 来源:新华网 阅读量:19578   

从传统种植迈向规模化、产业化,从单一农产品发展为多元化深加工产品,近年来,湖北恩施市三岔镇马铃薯产业不仅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更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春光洒满田野,湖北恩施市三岔镇成片马铃薯苗生机勃勃。

“别看这两天温度高,可不能掉以轻心,过两天有‘倒春寒’,要提前打防冻药。”3月25日,农技人员张武齐来到恩施市连线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年现的马铃薯基地,给出农技指导。

连线合作社员工起垄播种马铃薯。

“2016年,我返乡种植了100亩马铃薯。”赵年现说,三岔镇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加上政策扶持力度大,他对马铃薯产业充满信心。

据悉,早在2011年,恩施州农科院、恩施市农业农村局和三岔镇人民政府便开启了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建设合作。此后,三方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上持续深化合作,将最新的品种试验、种繁技术以及种植技术率先在三岔镇推广应用。

在这样的环境下,赵年现第一年种植马铃薯就迎来丰收。2018年,赵年现决心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农户参与。

2022年,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落地三岔镇河湾村。

薯玉豆复合种植基地。

赵年现说:“采用‘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后,马铃薯平均亩产仍保持在2000公斤左右,每亩还能多收500余公斤玉米和150余公斤黄豆,每亩年均增收2000余元。”

此外,三岔镇粮食提单产、绿色防控等政策扶持相继落地,高标准农田整治完成,为马铃薯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

合作社负责衔接农资发放、宣传政策、保底回收商品薯等事宜,不用操心农资和技术。去年,河湾村种植户邓虎堂种植的马铃薯亩产达2000公斤,累计采收2万公斤,净利润4万元。

农科院提供原种,农业服务中心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疫病防控等社会化服务并落实企业奖补资金核发,合作社从种、收、卖各环节兜底……一套“组合拳”下来,种植户纷纷加入马铃薯规范化种植行列。

如今,赵年现已带动河湾村100余户农户种植马铃薯1000亩。

依托马铃薯产业,三岔镇积极探索“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了4家种植专业合作社、1000余个能人大户,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万亩。

走进恩施硕品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原料储存库内,10余吨马铃薯富硒蛋白原料整齐排列,等着被运送到生产车间;展厅里,土豆泥、土豆面、土豆米等马铃薯加工产品琳琅满目;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硒土豆植物饮料、富硒蛋白肽片、富硒蛋白肽固体饮料等产品有序生产。

据了解,土豆泥、土豆面、土豆粉、土豆米等产品5月至10月进入生产高峰期。

通过与湖北省富硒产业技术研究院、恩施州农科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高校进行合作研发,公司成功申请到马铃薯富硒蛋白提取工艺国家发明专利。

硕品现代农业常务副总经理梅虎说:“马铃薯富硒蛋白提取技术让我们打破了马铃薯生产加工附加值低、季节性强的瓶颈。”

凭借稳定的马铃薯原料供应,公司一年可提取马铃薯富硒蛋白150吨,用于深加工产品生产,原本2元每公斤的马铃薯“身价”增至30元每公斤,年产值3000万元。

声明: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

广告

精彩专题

新车网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新车网-未经本站允许,禁止镜像及复制本站。投诉及建议联系邮箱:linghunposhui@sina.com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车网 new.qchg.cn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30054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