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11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出现疲态。虽然没有往年年底的甩尾现象,但并没有改变全年汽车行业的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徐海东预计,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2680万辆,同比增长2%左右。
回望即将到来的2022年,在电动化、智能化变革浪潮的引领下,中国汽车产业加速结构调整,呈现新气象。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
11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6.8万辆和78.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5.6%和72.3%,市场份额为33.8%。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实现翻番,市场份额达到25%。
造车新势力加速洗牌。11月,哪吒以15,072辆继续领先。李、蔚来汽车、零跑汽车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环比增长,尤其是理想和蔚来重回榜单前三。
传统品牌正在加速追赶。11月,广汽鄂安实现销量28765辆,同比增长91%。吉利极氪汽车以11011辆的销量,连续三个月交付过万辆。
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一骑绝尘。11月,比亚迪销售23.04万辆,同比增长134.32%。今年前11个月,比亚迪共销售164.65万辆汽车,提前完成150万辆的年度销售目标。
与此同时,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加快了出海步伐。继挪威之后,今年10月,蔚来进入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市场;比亚迪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南美都有较大的布局,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很多人对12月的整体汽车销量略感担忧,但业内普遍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年终销量。随着实施了13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即将退出,各大车企纷纷通过保价锁定、购车补贴等方式加大促销力度。据中汽协预计,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70万辆,同比增长90.3%。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汽车行业整体市场大幅调整,乘用车零售额连续几个月呈同比下降趋势。6月份,在购置税减半和地方促进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市场企稳回升。四季度以来,受各地疫情多重反弹等因素影响,市场开始出现新的下行趋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说,恢复一年一度的汽车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全年汽车产销有望实现正增长,但行业内部苦乐不均。从产业结构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销量大幅提升,而传统燃油车受到挤压,从过去的市场高位不断萎缩。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国内传统燃油汽车销量114.7万辆,比上年同期减少48.3万辆,同比下降29.6%。包括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合资企业,以及德系、日系市场份额的持续下滑,就是很好的说明。
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意味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也促进了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扩大。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傅告诉记者,三年前,自主品牌面临的压力很大,市场份额不足40%。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有望超过50%,这说明自主品牌整体竞争力实现了新的飞跃。
“从消费结构来看,当前汽车市场消费升级趋势越来越明显。首次购买者和换购者购买高端车型的比例越来越大,价格区间明显结构性向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世华以传统能源乘用车为例解释说,20-25万元、30-35万元的车型增长非常迅速。在他看来,20-25万元是中国品牌向上冲击的价格区间。
“消费者在不同的消费情境和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优先需求。第一次买车时,用户主要解决出行的工具性需求,而第二次买车时,人们会对体验有更多需求。”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加快电气化和智能化转型
根据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的政策,国家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将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虽然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在年底退出,但明年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政策仍将继续。同时,在包括路权在内的非金融手段的作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向好。”崔东树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84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据中汽协预测,销量为900万辆,预计同比增长35%,较为乐观。
然而,好处和挑战并存。目前汽车行业在转型中锤炼出超强韧性。但汽车产业不仅要强调数量增长,还要向高质量发展,包括加快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建设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淘汰落后产能。
“从芯片层面来看,2020年三季度以来,整体核心短缺的现象有所缓解,但结构性短缺依然存在。”陈世华表示,要继续推进芯片国产化和替代,加快汽车与芯片产业融合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汽车芯片企业。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电子电气架构发生了变化,带来了汽车操作系统的全面变革。“还需要汇聚行业智慧和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安全、集成、兼容的智能操作系统。”陈世华也表示,中国在路侧和云建设方面有一定优势。在接下来的规划中,联通要把车能、车路、车云连接起来,促进跨界融合,协同发展。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稳定健康的消费市场对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为此,中汽协建议,汽车市场仍需持续的政策推动,进一步挖掘和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带动产业发展,助力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