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带一路”倡议10年以来,上海财经大学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化交流合作,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推进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用“上财行动”为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十年耕耘,70余国4000余名
方琳是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一名中国政府奖学金预科生,来自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欧洲国家——匈牙利。她说,“我经常能在匈牙利的新闻里看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消息,这项倡议帮助国与国之间互联互通,实现共同发展。倡议提出以来,我们两个国家的经贸和人文交流更加密切,现在也有上海-布达佩斯之间的直达航线,这让我来上海留学更加方便。”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像方琳这样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在上海财经大学的占比越来越高。10年来,学校累计培养来自7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4000余名,占比超过这几年长期生培养人数的70%,专业涵盖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区域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会计学、汉语国际教育等。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返回本国,在各行各业,尤其是经济管理领域从事专业工作,成为当地的中坚力量。也有部分学生留华工作,成为中外经贸往来、合作交流的友好使者。
发挥优势聚焦培养
自2015年起,上海财经大学依托自身优势学科,在商务部的支持下,开始承办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项目,致力于为受援国培养经贸、法律、公共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推动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目前,有25名该项目留学生就读于上海财经大学,来自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业涵盖工商管理硕士、金融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及法律硕士等。
2017年,上海财经大学整合金融学院、财经研究所在国际金融和区域研究学科、师资方面的优势,设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金融与区域经济”高端项目,并获教育部“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资助。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培养了来自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84名留学生。
除学历学位项目外,上海财经大学自2016年开始承办上海市政府资助的“上海暑期学校——中国商务项目”,累计吸引来自2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00余名留学生,为促进沿线国家学生了解当代中国商务环境和文化、促进国家间的人文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自俄罗斯的佳娜是该项目2023年的学员,她表示,“项目对我的工作帮助特别大。汉语课堂上的语法解析详细又清晰、练习实用性强,专家学者分享关于贸易、金融、房地产、创业的案例和观点给了我很多启示,让我对‘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实践教学感知中国
上海财经大学与国家留学基金委、义乌市政府外侨办合作开展“感知中国——走进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留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到中国淘宝第一村——青岩刘村亲眼目睹中国电商生机勃勃的发展,在义乌始发站台感受中欧班列及“一带一路”隆隆进程,感受义乌国际商贸城全球遍地开花深入每个国家城市细胞的商业生机。
来自泰国的李幸在参与社会实践后表示,“这种在现场感受到的社会发展与生机,是对中国商务实践和文化的第一手经验,让我们在实践课堂上受到感性直观的冲击,特别是中欧班列的开通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国与国之间交流的不断深入。”
来自也门的HAMZAH AL-SALAMI是上海财经大学投资学专业本科生,同时也是沪语电影《爱情神话》中亚历山大的扮演者。不满周岁的时候,Hamza就随父母来到了浙江义乌,“自小就陪着父亲跑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于我而言,就像是个特大号的游乐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来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外国商人也越来越多了。”
语言为桥传播文化
近年来,学校依托国际商务汉语国家级基地,在商务汉语品牌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多维度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高质量建成中华商务文化体验中心;创作出版《中国之窗——商务汉语案例集》《中外商务合作跨文化交际案例集》《中外商务实务案例集》等“一带一路”商务案例,出版《卓越汉语·商务致胜》系列商务汉语教材,并推广至越南、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助力推动汉语及中华商务文化的国际传播。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加强国际合作,一同书写精彩的丝路新篇章,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贡献“上财力量”。